//胰臟癌新型治療藥物之發展

胰臟癌新型治療藥物之發展

在2014 年的全球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上消化道癌( 包括胰臟癌) 相對其它癌症,通常被診斷出時已屆晚期,又無法開刀,且預後也不佳,其中有50% 患者會施行化學療法,另也有怕做化療的病人,在稍微暫緩治療不久後,病況就變得更為嚴重,是一種預後最差的癌症,罹癌者具將近90% 的死亡率。

新藥研發耗資費時成功率低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陳立宗所長表示,綜觀癌症新藥的研發歷程,一般在臨床上有新發現要探究或需求後,才會著手去開發,加以證實其是否有效,當中需一段長時間及多步驟的臨床試驗期,所投入的人力及金費等資源都很浩大,而目的便在於試驗新藥物是否可取代舊的治療方式。

舉例而言,於早期在5 千至1 萬個藥物中挑選,最後可進入臨床試驗程序的藥品只有1~5 個,接著一個新藥物的誕生,從第一期進到第二期有64% 成功率, 第二期進到第三期有28% 成功率,在第三期成功後送FDA 申請藥證的通過率為45%,再被核准的許可率為82%,最後能成功上市者僅剩6.6%,還要再乘以萬分之一,才得出極低之成功率而已,其失敗率可謂非常之高。

全球大部份的胰臟癌新藥發展,在研究及臨床試驗階段皆在歐美國家執行,亞洲唯一有貢獻則為台、日二國。陳立宗所長指出,最早被認證為有效之決定性癌症新藥為Gemcitabine( 健擇) ,其在1997 年被公開在相關醫學期刊中,之後的20 年期間有被用於合併治療肺癌,得到了更好的療效,較之以單方使用的病人之存活期約近半年,但比無良好藥物治療的患者,其存活期才只能維持三個月而已。另外,日本的S-1 新藥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或是以奈米白蛋白連結太平洋紫杉醇之新藥合併健擇使用之效果也頗佳,還有用在第二線的剋癌妥合併5-FU新藥,也比原來以單方投藥方式的療效更好;而S-1 及5-FU則是因在台灣有健保給付之緣故,所以被使用的人數相對較多。

合併療法副作用小延長存活期
陳立宗所長強調,局部性晚期胰臟癌患者若無施加適當的治療,會出現疼痛、食慾差、體重下降等症狀,若將其放著不管的存活率約為6~9 個月而已。反之,若以現行療法投放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指數在短時間會明顯下降,且副作用小,再輔以放射線療法,有機會縮小腫瘤至可開刀切除的程度,亦能拉長整體存活期,其效果算是顯而易見。像是以健擇合併其它線之藥物,比其單獨使用的效果都較好,可將原存活期中位數的6 個月,再延長至8.5 個月,雖然只有一點,但已是跨出成功的一大步,對癌症患者預後有顯著之影響。

除了製藥廠商所研發出的新藥可拿到適應症核准及健康保險給付之外,在學界或是醫院另有嘗試以不同方法來治療胰臟癌,甚至還使用到了三種新藥合併治療,雖然副作用較大,卻延長從6.8 至11.5 個月的存活期。但因其不是廠商所發起的試驗,通常不會去申請相關法規單位之適應症的核准,故目前在台灣有無法獲得健保價優惠之問題,做一個療程需自付數萬至數十萬以上不等的高額醫藥費。

陳立宗所長建議,藥廠應多向相關之政府醫藥單位協調,爭取專利權期限已過之老藥,雖然其非原廠藥,又非適應症者不能享有健保價,但在廠商手頭上仍保有許可證,即可拿臨床上的資料去申請適應症,若通過就有機會能獲得健保給付,這樣至少也算走出一條讓病人有藥可用的路了。希望未來能夠在病患不自費的情況下,給付給大家最好的治療用藥。最後,陳立宗所長呼籲各位癌友們,一定要堅持地治療下去,絕不要輕易放棄任何機會!

資料來源:杏輝醫藥Sinphar Medicine 124期  2018 Feb. (http://www.sinphar.com.tw/_upload/images/1802271444590.pdf)

2018-11-14T17:02:51+08:00四月 17th, 2018|知識中心|